首页 > 职工社区 > 职工文化 > 影评 >正文 信箱登陆  |  主席信箱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听,那声最砰然的玉碎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听,那声最砰然的玉碎

《新华社》

 

《金陵十三钗》海报(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邬焕庆)漆黑的焦土,艳丽的旗袍;滴血的刺刀,缠绵的琵琶;冰冷的教堂,温暖的人性;疯狂的杀戮,凄美的救赎;妖娆的身姿,慨然的赴死……

  当一段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的历史,以这样的巨大反差交错一格一格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别无选择,只能在激越中铭记、在肃然中追问。

  一段不该忘记同时需要一代代人传承、警醒的历史,往往需要一段对历史有超越文字记载的完美艺术再现。

  当今全世界的很多人能记住犹太人在二战经历的苦难,重要因素之一是来自于那部叫《辛德勒的名单》的卓越电影。

  而新一代中国人,80后也好90后也罢,甚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从此能记住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惨痛戕害,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像如同看见鲜花滴血而悲壮的凋零的刹那,那刻骨铭心和心灵震颤始终盘亘,《金陵十三钗》以丰润的历史情感和完美的艺术再现浇铸起了一段牢固的历史情感和人性基石。

  仅因为这一点,我们就该为这部电影以及为了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人们:脱帽,致敬!

  致敬,首先是要感谢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投资6亿元人民币拍摄一段中国电影人应该无数次沉思着力、拍一千遍一万遍都不为过的历史: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金陵血崩。

  作为任何一个哪怕还有一点点民族意识和自尊心、耻辱感的中国人,是不会也不该遗忘、漠然、麻木于70多年前的那段民族发展史上最屈辱沦丧、最凄惨黑暗历史的——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一开场还原历史一样的镜像中,在当时中国首都的一片废墟间,看到满脸疯狂与得意的日本兵像撵小鸡一样满街虐杀中国人,嘴里还喊着“支那猪”的时候,你的血会蹦蹦地往头上涌,你的拳头会不自觉握紧。

  无论最终的市场反馈会如何,这6个亿都砸得如此掷地有声。

  就如同冯小刚在拍摄完《集结号》后一样,《金陵十三钗》之后的张艺谋毫无疑问将成就自己电影艺术生涯的一个尖峰,因为他终于用自己最真实的民族历史情感、最真诚的艺术奉献,拍摄了一部全角度符合大师级别的经典电影。

  在超越了《英雄》《十面埋伏》的单纯唯美、夸张虚构之后,张艺谋用一群或许来自历史的真实或许属于作家严歌苓的虚构女子的慨然赴死,用绝妙的艺术手法和创造让观众听到了历史回声中那记最砰然的真实玉碎,而在这玉碎声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个导演如释重负的对自己和历史终有个交代的喟叹。

  当然,最细腻的细节和最精致的情节张力,这两种典型的张氏风格,在《金陵十三钗》中再次得到展现,无论是逃亡途中豆蔻怀中的琵琶被一根根剐断的琴弦、被我方战士引爆的手榴弹崩飞而飕飕扎进日军身体的锄头、铁叉,还是被复仇的子弹穿透而炸开的教堂斑斓的玻璃、豆蔻被罪恶的刺刀捅下后胸膛喷溅出的鲜血,依旧是唯美、精致、渲染,但这一次人们丝毫没有感觉到造作和刻意,只感受到一个导演倾情创作的认真和真诚。

  正因为这份认真和真诚,导演并不希望人们在沉重的历史回顾中只留下仇恨和愤懑,而希望给人以超越的视角和理智的思索,从故事的讲述中咀嚼出美与丑、罪恶与忏悔甚至战争与和平等永恒的人类发展主题。

  对于《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在艺术创造上可谓是毫无保留,比如他身上浓烈的英雄情结,此次又一次深入地进行了阐释。从一群教会女孩子与一群秦淮河妓女从敌视、对立到互相包容、珍惜直至一方甘愿替一方去死,从一个入殓师一开始贪财好色到人性中最基本的正义感在最血腥的屠戮面前被惊醒、激发而义无反顾地守候生命、对抗强权,经典的电影让人们明白——在最无耻的暴力面前,能始终高扬起自尊、关爱、包容、气节的人性之旗的,无论他们在历史的红尘中是多么渺小、柔弱甚至“不干净”,无论活着或者死亡,都是英雄。

  因此,《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敬意去欣赏的电影,无论你有多少不同甚至另类的民族历史情感,都不该去嘲笑、讥讽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诚意和艺术、历史价值。部分人或许可以为了表现自己的所谓“个性”和“独立判断”而戚戚喳喳,但可惜你这样做了,即使不是恰巧展现了自己的无知、可笑,也不过是证明你是一个懦夫。

 

《金陵十三钗》倪妮:学玉墨走路会挨爸爸打

《京华时报》

 

怀抱琵琶满眼哀怨,性感的玉墨流露出些许悲凉。

 

    齐肩短发莞尔一笑,清纯的倪妮会让人过目不忘。本报记者张伟摄

  在银幕上她是性感的玉墨,在生活中她是清纯的学生,拥有“谋女郎”光环的倪妮因出演《金陵十三钗》被寄予勇夺奥斯卡“小金人”的厚望。不同于周冬雨和董洁的青涩,新人倪妮反而带有不少巩俐、章子怡的成熟风采。在接受专访时,她回答每个问题聪明而有条理,态度从容而淡定。她表示,银幕后面有很多人推动了她的成长,帮助她完成了对玉墨的塑造。

 

  ◎谈选角

  班主任推荐了我

 

  记者:张艺谋导演怎么发掘到你的?

  倪妮:我本身不是学表演的,我是学播音的。当时副导演去选演员,他们希望找一个既会说英语又会说南京话的女孩。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让我通知班上符合条件、有兴趣演电影的女同学去报名。当时我没有赶上报名,第二天副导演给我发了一个短信,想要跟我谈谈。后来才知道,给我发短信的是蒲纶姐,她是窦骁、周冬雨的经纪人。

  记者:蒲纶为什么找你?

  倪妮:蒲纶姐说是班主任推荐了我,她看了我的照片后想跟我聊聊。我们拍了一个视频资料,很短,我站着随便说了几句南京话。拍完视频资料后近一年没人跟我联系,有一天蒲纶姐又给我打电话,说张艺谋导演正在上海,让我过去与他见面。

  记者:见导演紧张吗?

  倪妮:特别紧张,我知道张艺谋是非常有名的优秀导演。我从来没想过我能当演员,觉得特别不可思议,非常紧张。

  记者:当时就确定让你进组了?

  倪妮: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后来张艺谋导演和我确定了试妆的时间。蒲纶姐对我说,往后每个假期都要去北京,给我安排了很多课程,表演课、英语课,还有模仿那个年代女人的比如打麻将、弹琵琶的课程。

  记者:那时候你知道自己是要演玉墨了?

  倪妮:因为我之前把《金陵十三钗》的小说看了好几百遍,通过培训内容我大概已经猜到了。

  记者:回到培训时的那段岁月,对你而言最难的课程是什么?

  倪妮:形体课。因为我们这帮女孩子都是大学生,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一个年代,我们需要模仿那个年代女人的说话、走路、神态、言行举止,真的挺困难的。

  记者:你自己为了玉墨这个角色做了哪些准备?

  倪妮:我看了严歌苓老师的小说,去研究玉墨这个人物,还搜集了有关那个年代或者是更早的一些有关秦淮河畔风尘女子的信息,尽自己的努力去了解她们。

 

  ◎谈拍摄

  贝尔给我添自信

 

  记者: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玉墨的时候,有没有被吓一跳?

  倪妮:有,感觉跟平时的自己太不一样了。

  记者:会不会有一点不好意思,特别挑剔自己?

  倪妮:是,看到自己表演的时候,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尤其像我跟贝尔在台阶上那场戏。

  记者:那场戏好像也是你自己感觉最难的一场戏。

  倪妮:对,贝尔很有气场,而且他演戏特别好,作为一个新人,我特别紧张。我们俩演对手戏的时候我会出错,有的时候会忘词,还有时候情绪不到位。贝尔也知道我非常紧张,他会鼓励我,当拍完这场戏的时候他会跟我说Good job,你做得太棒了,然后给我一个拥抱。

  记者:第一次在剧组见到贝尔的时候感觉如何?

  倪妮:我觉得这个人特别亲切。我预想中的贝尔应该是个特别骄傲的形象,人家是影帝嘛。但现实中的贝尔特别低调、谦和、善解人意,专业、幽默、富有魅力。当然这个魅力不是光指他的外表,还有他的人格魅力。另外他非常有思想、非常有原则、非常有爱。贝尔和孩子们在一起合作,感觉他特别喜欢小孩子。

  记者:片中的哪场戏你最难忘?

  倪妮:就是姐妹们决定要去顶替女学生的那场戏,因为大家实在是入戏太深了。演这场戏的时候,我内心非常的纠结,很痛苦,特别是看到亲爱的姐妹们,你可以想象到她们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拍摄时大家情绪都非常的到位,非常的饱满。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

 

   ◎谈光环

  “谋女郎”是对导演的肯定

 

  记者:银幕上的玉墨风情万种,生活里的倪妮是什么样子?

  倪妮: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比较亲切吧。

  记者:你的意外成功会引起许多女孩子的遐想和渴望。

  倪妮:我觉得做演员特别占便宜,因为电影里只看到我一个人。其实能让我有今天,是那些银幕的导演、老师、工作人员的功劳,是他们在帮助我,让我成为玉墨。当演员是特别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你需要有知识、有文化,需要有一颗低调敏感的心。表演的时候不要有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当中去。能演电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我劝女孩子们不要过多地想这些。

  记者:能说说对张艺谋的印象吗?他怎么指导你的?

  倪妮:导演和贝尔很像,他们都是非常低调,对自己的工作特别真诚、特别热爱、特别专业的人。导演对演员非常有耐心、非常体贴,很为演员着想。拍摄时,导演用讲故事的方法一边说戏,一边打气。他很了解我们,懂得怎么教我们。

  记者:“玉墨体”的流行会不会让你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是一个明星了,真的是一个受大家关注的人了?

  倪妮:我觉得没有。我现在除了接受采访之外,生活还跟原来一样,上网、看电影、睡觉,就跟普通人是一样的,我没有觉得我是“谋女郎”,我是明星。“谋女郎”只是一种说法,是对导演的一种肯定,对导演的一种尊重,并不能代表我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我只是新人,对新人而言更多的是需要磨炼,需要努力。

 

  ◎谈未来

  不会走性感路线

 

  记者:“谋女郎”除了是一个荣耀之外,它可能还是一个考验、挑战,公众会用苛刻的目光来看待你,你做好抵抗压力的心理准备了吗?

  倪妮: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肯定会有各方面的舆论,会有好的,也会有不好的,我觉得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

  记者:听摄影记者说,给你拍照的时候,你要求不要拍太性感的造型。这可跟性感、妩媚的玉墨太不像了。以后你不会走性感的路线了?

  倪妮:是的,离开了拍摄环境再要做出那个样子确实特别不好意思。我的家教很严格,我要是平时像玉墨那样走路的话,我爸会打我的。

  记者:你英文这么好,会像巩俐、章子怡、汤唯那样走国际路线吗?

  倪妮:巩俐和章子怡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她们的作品也都非常优秀,但我现在还想不到那么远。我希望将来能先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演员,至于以后的路,新画面会对我有所安排。

  本报记者易东方

 

《十三钗》另有结局 贝尔泛舟流泪很诗意

《武汉晚报》

 

《金陵十三钗》海报

  本报讯 《金陵十三钗》正在热映,该片编剧之一刘恒也再度引起关注。从《菊豆》、《秋菊打官司》到《金陵十三钗》,刘恒已与张艺谋合作过多部作品,23日在“刘恒的光与影”论坛上,他在细述与张艺谋合作细节的同时,也笑言自己也想过把导演瘾。刘恒还透露,其实他为《金陵十三钗》写了另外一个结局,只不过最后没有被采用。

  《金陵十三钗》上映后,剧情引发观众热议,包括其开放性的结尾,没有了妓女们赴宴之后的场景,让不少观众觉得“不过瘾”,对此刘恒表示,当初写剧本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这个场景,“我觉得妓女们上车是真实感很强的结尾。如果再把赴宴那个场景加上,就好像是另外一部作品的开头,而不是这部片子的结尾,反而画蛇添足。”

  刘恒也透露,其实他为《金陵十三钗》写了另外一个结局,贝尔和女学生在一艘帆船上,背景是宗教的歌声,然后主人公在歌声中,看着烟波飘渺的江水默默流泪,“但最终电影版并没有采用我这个当初设计的诗意结局,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刘恒也直言,当了这么多年的所谓“第一编剧”,他也开始想过把导演瘾,“电影毕竟是导演的艺术,当这个故事被搬上银幕的那一刻,我的剧本就死掉了。其实我一直有个想当导演的愿望。”刘恒透露,他已经签约小马奔腾,希望尽快实现这个愿望。

 

《金陵十三钗》热映 网友总结片中13大飙泪点

 

     新浪娱乐讯 日前,张艺谋最新电影《金陵十三钗》于当地时间12月23日,登陆北美主流院线,北美发行公司已成功代表出品方新画面影业,向第84届奥斯卡评委会递交了影片将角逐的13个单项奖。热映全球的《金陵十三钗》无论是约翰神父、书娟、玉墨、李教官、小乔治还是书娟父亲,剧中所有人物表现均丰满鲜活,配以精彩震撼的战争场面,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让整部电影散发出人性光辉,从而令人真正融入到影片故事中去,成为一颗强力的“催泪弹”,让影院内的观众不禁感动落泪,更有细心的网友总结了影片中出现的13大感人的泪点:

    国军战士以血肉之躯作为人肉弹炸

  泪点一:《金陵十三钗》电影开篇,国军战士以血肉之躯作为人肉弹炸,以命相拼炸毁日军的坦克,凸现了中国军人不畏牺牲,誓死不屈的血性精神。“那时的中国因为没有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不想当亡国奴的中国人,只能用战友的身体作为肉盾一个个去抵抗,以便让战友更近的靠近并炸毁坦克。”在教会女学生书娟的旁白声中,接连倒下的中国军人壮烈牺牲的画面,令观众热泪盈眶不禁潸然泪下。

 

“李教官”并含泪看着女学生们祷告歌唱的场景

 

  泪点二:饰演教导队队长 “李教官”的佟大为,将捡来的逃难教会女学生遗失的鞋子擦干净后趁女学生唱祷告歌时悄悄放在门口,并含泪看着女学生们祷告歌唱的场景,让人心酸。戏中佟大为不仅表现出中国军人的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威严一面,内心柔情一面也一展无遗。

 

佟大为饰演的狙击手设置陷阱圈套与日军浴血奋战

 

  泪点三:佟大为饰演的狙击手诠释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孤胆英雄,为保护教会的女学生们,不惜拼尽全力,以性命相抵,设置陷阱圈套与日军浴血奋战,有勇有谋、宁死不屈,一个人坚持战斗在最后以身殉职壮烈牺牲,着实令人颇为愤恨、伤感与惋惜。

 

豆寇与浦生的桥段,令人伤感

 

  泪点四:豆寇对浦生说:“等不打仗了,我弹琵琶,你拿棍,一起讨饭给你妈吃……”的桥段,令人伤感,触人泪腺,影片侧片体现了秦淮河风尘女子充满善良与爱心的一面,凸显救赎与被救赎的大主题,所有大事件都可以还原到细节,而细节永远都是最动人的。

 

    浦生死前的幻觉体现了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充满了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泪点五:浦生临死前,让姐姐去收麦子。浦生死前的幻觉体现了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充满了对安定生活的期盼,但在他渐渐失去光彩的眼睛里,淡淡的消逝了。这一切看在玉墨的眼里,只有伤痛和无奈,影片通过“以小见大”的感人细节体现出的真实感再痛人心。

 

    豆蔻为了给浦生弹奏一曲《秦淮景》,与香兰冒死回翠禧楼寻找琴弦

 

  泪点六:豆蔻为了给浦生弹奏一曲《秦淮景》,与香兰冒死回翠禧楼寻找琴弦,惨死在日本兵手里,死前饱受蹂躏,豆寇与香兰被日本兵强奸、虐杀的凄惨一幕令人痛心疾首,豆蔻临死之前那微弱的反抗,为秦淮河风尘女子找回了尊严,更让观众泪如泉涌。

 

     玉墨在地窖劝同伴去替女学生参加日本兵聚会

  泪点七:玉墨在地窖劝同伴去替女学生参加日本兵聚会,这场商议似乎进行得非常顺利和直接,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她们来回往复几句简单的话语,在此时体现的是重情义的大爱,虽然很快钗们达成了统一,却让观者心里隐隐作疼。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以玉墨为首的秦淮河女子们表决心,要用行动为她们这些风尘女子重新正名。

 

    十三钗化妆扮成教会的女学生

  泪点八:十三钗化妆扮成教会的女学生,大家互相看各自的女学生扮相。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感觉回到了很早以前,那个没有被玷污过的身体和灵魂,仿佛又回来了。她们心满意足的照着镜子,之后把镜子全部打碎,将镜子碎片作为利器放入怀中,就像壮士上路之前饮酒要摔碎酒碗一样,替女学生们去赴魔鬼之约。

 

    “神父”约翰抱着书娟,含泪向女学生描述去日本兵聚会何其美好

 

  泪点九:“神父”约翰抱着书娟,含泪向女学生描述去日本兵聚会何其美好。充满善意的谎言,似乎也是约翰心中所期望的愿景,他幻想着玉墨与“十三钗”们赴约归来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预示了“十三钗们”她们冒死赴约的悲惨结局。

 

    十三钗之一的风尘女子对教会女学生说“替姐姐好好活着”

  泪点十:十三钗之一的风尘女子对教会女学生说“替姐姐好好活着”,瞬间直戳观众泪点。原本或许可以保全自己的“钗女”们选择用了一种惨烈的方式,用高尚的道义,洗刷了原本必然属于她们身上的脂粉味和娼妇的耻辱。

 

    书娟在教堂幻想十三钗着盛装唱《秦淮景》

  泪点十一:书娟在教堂幻想十三钗着盛装唱《秦淮景》载歌载舞款款走来的那一幕情景,优雅展现金陵风月女子风华绝代的精彩,这精彩之外却令人含泪。国家的兴亡原本以为与这些秦淮女子没有关系,但是当国仇家恨全部凑在了一起,丧失亲人朋友的痛苦,狠狠的敲击着这些女人们的内心,国仇家恨面前,她们没有做出第二种选择。

 

    乔治为了收养他的神父的一句嘱托,男扮女装去做那第十三个有去无回的人

  泪点十二:乔治为了收养他的神父的一句嘱托,男扮女装去做那第十三个有去无回的人,只是单纯的要保护那些女孩,完成神父的交待,但他自己还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令人深受感触。看电影的时候可能无暇去推敲情节的合理性,因为当时宁可相信一切都是真的,现实是残酷的,但人性是善良的!

 

    书娟父亲的尸体躺在地上,约翰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安葬书娟的父亲

  泪点十三:书娟父亲的尸体躺在地上,约翰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安葬书娟的父亲。片中书娟父亲是一个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人物,他代表了当时广大中国男人中,因为胆小懦弱,屈身为日本人做事,不敢反抗,想尽力活下去的普通人的缩影。但为了让女儿活命,最后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崇高的父爱体现,也是当时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结局,逃不出的命运轮回。

 

《十三钗》六大亮点:还原金陵痛史需更多故事

 

    文/江弋

  钱穆先生著《国史大纲》即开宗明义: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评《金陵十三钗》也如此,我始终认为,无论作为《金陵十三钗》的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就不应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冷漠的度量一切,这类影片就像《辛德勒名单》之于犹太人一样,它不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

  74年前金陵子民的悲惨遭遇,无论何时何地,作为同胞,都请保持一颗感同身受的心。

 

   1、以“小“见”大” 直面民族最耻辱的伤疤

  “他们进犯和辱没另一个民族的女性,其实奸淫的是那个民族的尊严……我自此之后常在想,这样深的心灵伤害,需要几个世纪来疗养?需要多少代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而最终达到淡忘?“

  以上文字摘录自为电影加工后的小说《金陵十三钗》第10章,这个”讲述30万分之13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可歌可泣,关键在于它直面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概念中,中国人最痛心疾首、最羞于言传、最沉重压抑的一个主题,即数万妇女惨遭日军蹂躏。

  这一主题,长时间在中日两国都讳莫如深,原因之于中国,主要是因为无以复加的羞耻感和“性心理“本就趋于保守,一个典型事例是当年“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冒死保存下30多张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照片,其实他当时还发现在这卷惨绝人寰的胶卷里有多张日军轮奸、凌辱中国妇女的照片,但他一张也没有保留,当南京大屠杀专家和记者在多年后询问他为何不留这类照片时,他坦言自己当时觉得这些照片很让中国人丢脸……之于日本,主要是因为,性暴力是日军在南京诸多暴行中最无法进行辩解和抵赖的部分,妇女、老人、儿童历来是战争中最受人们保护的对象,在当年日军陆军海军内务省和情报局审查官对随军记者的作品审查中,日军践踏中国妇女的照片几乎全部被盖上“不许可”的红印,相较屠杀、纵火、抢劫等暴行,强奸也是日本军方在战争期间首先意识到的罪责之一。

  《金陵十三钗》与《屠城血证》、《南京1937》、《南京南京》等试图从“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片均不同,以往在讲述该段血泪史的影视作品中,主线始终是“屠杀”,讲述者着力表现的是30万遇难同胞这个“量”的庞大概念,而在“南京大屠杀”这一特定的综合暴行概念中占据最核心位置的“性暴行”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往往被一笔带过。《金陵十三钗》从最初严歌苓仅几万字的小说开始,就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或以女性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命运写实为基础的作品,它不求宏大的叙事规模和史实全局式的关照,它的场景甚至仅仅是一座教堂内的地下室,它只想透过“30万分之13”的个体命运来微观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将民族最沉痛、最耻辱的伤疤揭开来,是《金陵十三钗》的勇气、力量和价值所在,也是“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的“进步”所在。

   2、立足史实 还原国军抗日壮烈情怀

  关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日的事迹是当下民间研究近代史的一个潜在热点。

  在八年抗战史中,“南京保卫战”的评价一直充满巨大争议,当年在国民党内部,这场仗打还是不打就争论激烈,蒋介石三次急召幕僚研究对策,绝大多数高级将领均主张放弃地理概念上属于“绝地“的南京,只有唐生智力排众议主张死守首都。其次,南京保卫战以失败告终,由于战败速度快,又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所以对于这次战役,即便在国民党内部也一直处于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肯定的局面;再次,由于当事人都竭力避免谈及这段民族的痛史,尤其是参加过此次战役的老兵多数均不愿谈及自己溃逃的经历,以往史学界往往将南京保卫战作为淞沪会战的尾声或结局附带提及,而不单列为一次战役。

  事实上,在抗战初期,在国民党军“以空间换时间“的牺牲策略之下,南京保卫战打得异常壮烈,在1937年12月12日这一天阵亡的国民党将士非常多,而这一天正好是南京沦陷前一天。

  在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原著中,基本没有对南京保卫战惨烈交战场面的描写,李教官(佟大为饰)的原型人物戴涛也没有“百步穿杨“的枪法和最后壮烈殉国的场面。严歌苓擅写女人,尤其是在看似琐碎的对话之中,寥寥几笔就可以写活一个女人的心智。我同意一种意见就是,《金陵十三钗》可以没有战争戏,这本不是原作者的用意所在,严歌苓不是在考据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及全貌,《金陵十三钗》并不是南京大屠杀的一篇日记,它的重心是从女性的视角及命运触摸到这场灾难中人性的升华。

  但我理解电影《金陵十三钗》加入战争戏份的考虑,尤其是编剧和导演在参阅大量南京保卫战的历史资料后给予了这场战役中士兵非常准确、公正的形象。1937年的南京绝非只有溃退和屈辱,发生在淳化镇、光华门、紫金山、中华门、赛公桥等地的浴血奋战均感天动地,南京保卫战在指挥、战术上存在巨大的失误,但在这一悲剧性的“失误”之中靠血肉之躯捍卫国土的士兵个体仍值得尊重和歌颂。影片借书娟的旁白讲述了装备落后的国军士兵是用何种程度的巨大牺牲去与日军的装甲武器搏斗,这绝非是煽情或夸张,这就是当时战场敌我实力悬殊的实情。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战八年,尤其在抗战初期,我们不能用成王败寇的思路去评价很多战役的得失。

  电影《金陵十三钗》比小说《金陵十三钗》感觉更有力度,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影片立足史实,将南京保卫战期间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军人形象提炼出来,留给了我们的子孙,这朵怒放的伤花是民族的一笔财富。

 

   3、对日军性暴力的表现

  德国驻华大使馆留守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在1938年1月15日致外交部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日军凌辱和强奸妇女和幼女的行为,为自己树立了耻辱的纪念碑。”

  事实上,在战后东京审判和大量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一直不是用“南京大屠杀“一词,而是用”南京强奸事件“,一场遇难人数达30万人以上的惨案,不用”屠杀”而称为“强奸事件”,足以想见当时人对南京事件的定性以及女性在南京事件中受祸之烈。即便从数据统计上核定,“南京强奸事件”一词也绝无夸大之成分,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在日军进入南京城后的1个月内强奸中国妇女达2万名,而据当时“安全区”内的国际人士统计判断,南京遭受强奸的妇女至少达8万人之多。其实任何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数字只能是一个最低限度的估计,在这个统计范畴内至少遗漏了大量因拒绝受辱而自尽的妇女以及被辱后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一直保持沉默的妇女。东京审判的判决书中有一句话值得关注:“(南京)全城中,无论是幼年的少女或老年的妇人,绝大多数都被强奸了。”

  将焦点对准日军在南京城内针对女性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对“南京大屠杀”必要的一种解读,这绝非“猎奇“或”拿女同胞的身体赚人眼球“,更非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只要稍微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一番了解,你就会发现,“性暴力”是最绕不开,也最不应该绕开的一层真相。

  由于日军性暴行的残暴程度古今中外前所未闻,影片聚焦这一主题在表现手法上是一个难点,具体来说就是要写实,但不能过于血腥和裸露,要表现日军禽兽的一面,但在性侵犯细节的表现中又必须保持镜头语言的克制和凝练。《金陵十三钗》中有两场表现日军性暴力的戏,一场在教堂内,一场在秦淮河边的阁楼上,两场戏,导演均用凌厉、寒冷、极具心理压迫感的镜头语言凸现出日军呈集体性的疯狂失控、其一组追逐跟拍镜头无愧大师级水准,最重要的是,这两场戏可见出张艺谋对镜头的驾驭能力、场景的调度能力非常强,几乎无一个镜头是多余或者过度的,它既让观者感受到了日军的残暴、变态和血腥,又没有沾染粗俗、模式化、媚俗之弊,实属国内导演的最高水准。陆川在《南京南京》中涉及日军性暴行的场面出现次数比《金陵十三钗》多得多,但均无法与《金陵十三钗》在处理同类场面时的力度相比,这就是导演功力深浅的体现。

   4、一个暗示性极强的结尾

  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十三钗”最终的归宿无比凄惨,玉墨是唯一活下来的一位,其余均在所谓“庆祝酒会“上被日军轮奸(拒奸反抗者当场被打死)并长时间充当慰安妇,最终含恨死在”慰安所“里,即便活下来的玉墨也受尽了侮辱,所以在战后她选择了整容。相较原著的平铺直叙,或”不留余地“,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结尾更加灵动,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我本以为导演会在女学生乘卡车逃出南京城的同时穿插“庆功酒会”上“十三钗”遭遇的镜头,也就是像小说那样给出“十三钗”结局的明确答案,但导演没有这么做,通观电影整个结尾部分,你会发现导演取舍的合理性和对剧本极佳的驾驭能力。

  《金陵十三钗》全片无比压抑和沉重,全片最痛的一幕在豆蔻被日军轮奸并残杀时已达极限,在这一幕之后,张艺谋一直在“收”,虽然“十三钗”替女学生“赴死”是全剧的核心和最高潮,但在表现这一结尾时,影片一直用“死前”的温情与人性升华在反衬、暗示”赴死“的残酷结局,连玉墨与米勒之间“仪式般”的第一夜,也借玉墨之口道出了这实际是“最后一夜“的残忍。影片用较多篇幅表现了”十三钗“化妆、准备、内心纠结、与女学生道别以及依次被日军“押”上车的场景,无一不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在自己的国都为侵略者的“庆功会”歌唱本已足够残忍(米勒拒绝长谷川大佐邀请的那段台词),何况这是日军蓄谋已久的一次”处女盛宴”。可以说电影为结局留白所做的细节铺垫非常到位和精炼,大有盛唐诗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气韵。

  《金陵十三钗》的结尾并没有耍什么技巧或故作高深的说教、更没有像《南京南京》结尾那样去异想天开的“理解”日本兵的自我反省。《金陵十三钗》的结局留白,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漂亮的“收笔”之一,也是电影史上情绪最压抑的结尾之一,这个结尾留下的许多“空白”,让人唏嘘、深思、铭记,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对历史真相进行过度的诠释或画蛇添足的提炼。

 

   5、神甫变殡葬师,最精彩的改编

  电影对原著最大刀阔斧的动刀,是将那个年过半百的英格曼神甫变成了一个年轻的美国殡葬师——约翰米勒,读过小说再看电影,你会发现编剧这一刀动得异常精彩,它甚至比严歌苓原著的人物塑造性还要好。

  首先中国是个无神论国家,如今基督教信徒虽持续增长,但要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去普及基督教教义仍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约翰米勒这个人物从一出场就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他的圆滑势利、风流好色给人留下的基本都是“负面形象”,但这样的形象也显得特别逼真,也为后来随剧情深入的人性转变留足了张力空间。1937年的南京,并非每一位外籍人士都是拉贝或魏特琳那样的“活菩萨”,他们之中类似约翰米勒的朋友泰瑞那样的人均在南京沦陷前争先恐后的逃离,历史记录下来并加以表彰的名字总是极少数个体,约翰米勒这个形象的塑造运用的是一种“转变型”的手法,虽然这种手法并不新颖,但确实比出来一个神甫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教更有利于影片被观者接受。

  最绝妙的是约翰米勒角色的“职业”安排——殡葬师。即便在和平年代,这个职业也给人死亡的气息,何况他出现在1937年的南京。都说医生不怕见血,因为看习惯了,按此逻辑,殡葬师也不该怕死人。但南京城内无处不在的死亡、被凌虐的尸体彻底改变了约翰米勒的人生,这种改变与小说原著中孟书娟自白“我的一生都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七天改变了”一脉相承,是女性在1937年南京城破后的遭遇让约翰米勒套在身上的神甫服不再是“伪装”的护身符。在最后给“十三钗”剪发化妆的戏份中,你会越发感觉到将约翰米勒职业定性为“殡葬师”与全片灵动的对白一样神妙,他习惯给平躺着的“死人”化妆,而不习惯给活人化妆,这一相当合理的剧情设计让约翰米勒给“十三钗”剪发化妆的全过程都极具暗示效果,它更像是一次活人的“遗体告别”,或者说是为十三位替学生赴死约的风尘女在临死前挽回了人生被糟践前最初的样子,“十三钗”并排躺在地下室铺位轮流等待约翰米勒化妆的镜头是全片的一个经典镜头,其饱含的人性光芒和美学艺术绝不亚于《辛德勒名单》中那位在黑白胶片中突然出现的红衣小女孩。

 

   6、南京大屠杀讲述角度的拓展

  讲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已经非常之多,但综观之后不难发现在“量“多的背景下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讲述这段历史的角度还比较模式化和单一化。三大不足主要表现为:1、影片多聚焦于1937年12月13日金陵城破之后的一段时间,这是屠杀最剧烈的一段时间,同时也是很多视角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因为残暴已经遮挡了一切;2、影片多由外籍人士留下的记录角度切入,甚至直接表现该名外籍人士在南京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国际安全区“相关的内容,而缺少对当时民间、社会底层的实质性触碰,历史资料的严重不足以及当事人多数已经离开人世让这一问题要想得到解决非常困难;3、对”屠杀“的概念理解过于狭窄,《南京南京》涉及”慰安妇“题材已被认为是重大突破,其实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何止对人命的摧残以及对妇女的凌辱,”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概念,从1937年12月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金陵在军国主义铁蹄之下的生存实况还极少有作品给予关注。

  今年初我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纪念馆的两处标识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认为其中大有值得商榷之处,一为纪念馆入口处,赫然“挂牌“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一为纪念馆中心巨大的十字架上标注的南京大屠杀时间起止为”1937.12-1938.1“。前者我认为纪念馆对自身性质缺乏起码的认知,如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可以被称之为”风景区“,并且还要参加”评级“,那么这样的“纪念”真是对逝去同胞在天之灵的亵渎。后者我认为是纪念馆对南京大屠杀时间概念的认定过于保守,美国传教士贝德士在东京审判作证时特别提示世人:“从1938年2月6、7日直到那年夏天,很多严重的暴行还在发生。”准确的说,“南京大屠杀“时间概念的终点绝不应该是1938年1月。

  《金陵十三钗》故事的时间概念是一条隐线,不明示,却有迹可寻,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可以辨明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南京城破至松井石根入城的那几天之内。《金陵十三钗》的贡献在于拓展了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表现空间及深广度,它将镜头主体对准一群风尘女的命运,而不是当时社会上的中高端人物已经是“历史性的突破“。其次,该片”三十万分之十三“这个小概念也对后来者有所启迪,讲述南京大屠杀不要老是对准”三十万人“,而完全可以做到对准几个人,甚至1个人。比如,在几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中,都出现了汉奸的角色,在日伪统治南京期间,这样的人物以及交织在国破家亡之中的人性沉浮还有很多可挖掘的空间;再者,我们不应该放过一些重要的历史线索,日本军国主义施加于中国的罪恶绝非仅限于南京屠城,据史料记载,在日伪统治南京期间,鸦片销售再次合法化,不少被日军轮奸的妇女为了活命不得不挨家挨户为日军贩卖鸦片赚钱,诸如这类细节才构成日本军国主义”亡华“黑心的全部实质。这些有史实基础的故事若被电影剧本所吸收利用,将大大有助于国人对金陵痛史全貌的了解以及视野深广度的拓展。仅有一部《金陵十三钗》是不够的,我们的电影院需要更多这类能够警醒民族的史诗,我们的电影院不应该老被美国人制造的那些“侠”所霸占,还原金陵痛史,需要更多三十万分之几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京华时报、武汉晚报、新浪网
(责任编辑:)

 

     其它   首页 > 职工社区 > 职工文化 > 影评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听,那声最砰然的玉碎
   《金陵十三钗》:讲了一个好故事
 
 
 
 

 

   
首页 | 关于我们 | 问题答复 | 导航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山西省总工会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东缉虎营1号 电话:0351-3085790
晋ICP备07000843号 copyright © 2005 www.sxg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ni

浏览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