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会动态 > 基层工会

河曲露天煤业职工生活幸福有滋味

时间:2023-08-15

来源:山西工人报

【字体:

打印

食堂饭菜好不好,职工说了算 孩子上学难不难,企业出面办
河曲露天煤业职工生活幸福有滋味

“饭菜换着花样来,好吃又实惠,还有大同油糕、河曲烧麦等地方特色菜……”8月11日傍晚,山西焦煤山煤国际河曲露天煤业职工食堂内,正与工友围桌撸烤串、喝啤酒的挖掘机司机王斌自豪地介绍职工食堂的饭菜。

这座距离集团本部300公里、河曲县城38公里的黄河岸边煤矿,是在兼并当地8座井工煤矿基础上成立的一座大型露天煤矿。432名职工来自省内各地,且大多吃住在矿区。“职工的吃住、孩子的上学问题都是大事。只有留住职工的胃,稳住职工的后方,才能留住职工的心。”该煤业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李鹏坦言。

当天午饭时,记者循着饭香,走进河曲露天煤业职工食堂。烧麦、泡泡油糕、干炸带鱼、宫保鸡丁……透过明厨亮灶,一道道美食映入眼帘,价格最贵的也不超过5元钱。

“今天中午的饭菜合不合口味?”该煤业机运队技术员王鹏询问工友。此时,他的身份是食堂管理委员会委员。

“职工因地域环境、饮食习惯、年龄结构差异等众口难调、满意度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党政。食堂实行外包制,此前虽多次征集职工的意见并予以优化,但满意率始终徘徊在40%—50%。”该煤业后勤服务部二级专员李美霞介绍。

众口难调就让众人来调,职工食堂就让职工来管。该公司于2021年7月成立了食堂管理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生产一线和机关科室的普通职工担任,每月轮值,对食堂伙食质量、服务质量、卫生标准、职工投诉情况等进行不少于两次的现场检查和打分、公示,并由后勤服务部予以考核兑现。

“我们都很认真地履行这项职责,为大家、也为自己把好每一道菜品关。”王鹏说,“每月中下旬还要进行食堂满意度职工问卷调查呢。这不,7月份的满意率刚刚出炉,已经超过70%。”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该公司不断加大餐费补贴力度,各类地方特色菜品、烧烤、鲜果等应有尽有,职工无需自掏腰包就能吃饱吃好,前来探亲的家属都纷纷被“圈粉”;根据职工来自不同地方的实际,中午8个菜中有5个是地方特色菜;每餐菜品均提前以图片的形式在职工群发布,实现全员监督;值带班领导当天均在职工餐厅同职工一起就餐,听民意的同时做到全面监管。

据了解,河曲露天煤业职工的幸福感远不止来自 “舌尖”,更有解除孩子上学等后顾之忧,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多亏了企业,我们外地职工的孩子也有学上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工作起来干劲满满!”在往返于矿区和县城的职工通勤车上,机修工李建锋表达着对企业的感激,笑得甜蜜。

李建锋一家是朔州应县人,子女因非当地户籍无法就读公办小学,李建锋和家人无奈只能长年两地分居。李建锋不由地叹气:“那时总惦记家里,确实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河曲露天煤业,像李建锋一样的外地职工还有很多。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该公司党政工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沟通,拿到了河曲县3所重点小学的“准入证”,开辟了绿色通道。

入学的事有了着落后,不少外地职工陆续把家安到了河曲县城,李建峰便是其中之一。

“考虑到一大批两地家庭的孩子正在或即将面临无法在河曲县入学的困境,河曲煤业党政工想方设法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河曲露天煤业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刘忠表示,“这不,今年又给5名职工子弟办理了秋季上小学手续。”截至目前,该煤业已有29户职工家庭的子女在河曲县3所重点小学顺利就学。

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写在了职工的笑脸上。

“免费修车洗车、免费理发、免费健身、免费班中餐、免费通勤车……”前来河曲露天煤业职工车辆检测中心检修爱车的生产区职工田俊儒细数着公司给予的福利,笑得灿烂。(记者陈秋莲)